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消费指南
小坚果成就大产业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天等县以林长制为引领,紧紧围绕“甘蔗稳农、坚果富农”的总目标,立足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坚果产业。

林长牵头 科学推进

3月2日,阳光和煦,微风徐徐,天等县进远乡乡长、林长赵小娇带领十几名镇干部来到进远村怀屯坚果种植基地,开展进远乡2023年助力春耕生产志愿服务活动。

“进远乡现在坚果种植面积已达400余亩,我们很有信心让坚果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成为群众的‘致富果’。”看着身边的坚果苗,赵小娇满脸自信。

赵小娇对坚果产业的自信来源于该县对坚果产业的重视,为发展好坚果产业,该县把坚果产业和林长制相结合,成立了县级坚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县坚果产业的发展,并明确由各级林长担起主要责任,将坚果产业发展工作列入林长任务清单,定期通报坚果产业发展进度和建设质量,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该县还通过乡村振兴宣讲活动、群众大会等多种宣传活动,将市委“坚果富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大对坚果种植产业帮扶力度的相关文件精神宣传到户到人,不断提升能人和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坚果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并组织各村村干和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前往龙州县坚果基地考察学习,增加农户发展坚果产业的信心。

立足实际 积极探索

在向都镇乐龙村千亩连片村集体经济坚果种植基地,乐龙村上塘屯村民梁海龙正在基地里务工,“我在这里务工一天可以得到120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有收入。”而在他身旁,该基地里一千多亩坚果规模初步成型,山坡上的坚果树苗长势喜人。

该基地是天等县几大坚果种植基地之一,天等县林地多、撂荒地多,如何在这些闲置土地上做好坚果产业文章,天等人民走出了自己的路。

该县充分结合各地实际发展坚果产业,其中,进远乡以“经联社+合作社+村民小组和经联社+公司+农户”两种模式发展坚果产业,利用中国人寿50万帮扶资金,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的方式,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优势,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小组双增收。

向都镇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村民小组+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利用上级帮扶资金和上塘屯村民无偿提供的1500亩半撂荒土地建设成乐龙村坚果产业基地,为村集体发展坚果产业奠定基础。

把荷乡那样村采取“村经济股份联合社+专业合作社+后盾单位+群众”的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干部为表率,和种植能人成立那样村崇左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挖掘和培养专业能人,推选农学专业的工作队伍外出学习坚果种植技术,并争取到市坚果办的技术指导,进一步夯实坚果种植的技术基础。

除此之外,该县还设立坚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在种苗、低产林改造等方面给予补贴。发挥广西大学、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林技推广专家、科技特派员、乡土专家、有技术的企业和种植大户等技术人员的指导作用,加快推进坚果产业的发展。

打造亮点 引领带动

3月1日,都康乡更刊屯村民小组长农庆春早早来到屯里的坚果种植基地,熟练地做着各项育苗工作。“更刊屯村民种植坚果已经有七八年,现在已经是我们村民的‘致富果了’。”看着一株株幼小的坚果苗,农庆春的眼里满是幸福。

更刊屯位于崇左市天等县都康乡龙布村,2014年,该屯开始引进试种坚果。2015年,在龙布村瓜果油茶合作社成员农庆春的带动下,全屯26户农户积极参与坚果种植。现在更刊屯坚果种植面积有100多亩,实现了“一户四亩百株”的目标。更刊屯也因为发展坚果产业早、面积多、效益好而成为小有名气的“坚果小屯”。如今,龙布村12个屯种植坚果面积达1000亩。2021年6月,该村还荣获“广西农科院特色水果产业科技先锋队科技示范村”称号。

在离更刊屯三十公里外的进结镇高州村坚果种植示范基地,1700亩的土地已经种上了坚果苗。“现在村民种植坚果的热情空前高涨,未来计划扩种到3000亩以上,预计5年后可产鲜果150万公斤以上,产值达1700万元以上,群众每年每亩增加收入1500元。”进结镇镇长、林长梁桥介绍道。

如今,天等县坚果产业累计种植面积达13000余亩,建立县级种植示范基地2个、乡级示范基地5个。下一步,天等县将在推行林长制工作中不断提升坚果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绿色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聚焦提高附加值,多方合力,撬动“小坚果”形成“大产业”,让坚果成为群众的致富果,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版权所有: 食品营养、安全与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协会 首页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