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食品报
近年来北京坚持“质量立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展思路,以“到2025年,绿色有机农产品产量翻一番”为目标,稳步推进绿色食品各项工作,在标志许可、证后管理、标准宣贯和规程指导等方面持续下功夫,打造市场认可、消费者放心的“京”字号绿色食品品牌,在京郊大地上书写着首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锦绣文章。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食用“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绿色食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王女士,到超市选购食材时,总会对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情有独钟”。作为专业“吃货”,王女士发现贴有绿色食品标志的西红柿更有柿子味、口感更沙。上网一查,“产自优良环境、全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了解得越多,王女士越感觉到绿色食品让家人在健康饮食方面有了更多的保障,渐渐成为绿色食品的忠实“粉丝”。
王女士只是绿色食品消费者的一个代表,折射出的却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质的高度认可与信赖。这背后是绿色食品从产地环境监测、种养过程管控到技术指导提升的全程高标准把关。
北京近几年持续推进绿色食品工作,打造“京”字号绿色食品品牌。据北京市相关部门人员介绍,北京市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即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严格落实技术标准,通过标准化生产,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和产品的安全优质。简单地用六句话概括,就是“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管理有制度”。
立足“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农情,北京市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扶持绿色食品企业延展产业链,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产业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引领的创新发展之路。
截至今年11月底,北京市绿色食品企业已有86家,产品384个,产量35.64万吨,其中农产品(菜篮子+粮食)获证企业55家,涵盖280个产品,产量达24.75万吨。
为了让更多的绿色食品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北京市还启动了种植业绿色农产品整体推进工作,编写了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具体程序,将继续遵照“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常态化持续提升获证绿色食品知名度、美誉度,加强产销对接,引导市民绿色消费,持续打造和拓宽高质量农产品“绿色”发展之路。